日期:2014-04-09 作者: 来源:宜兴市政府网站(宜兴日报) |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着力推进良种茶改造和扩繁,拓展茶叶经营理念,有效促进了茶叶生产效益的提高,名特茶亩效益达上万元,“阳羡茶”逐步成为宜兴农业的品牌和宜南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
引进新品增活力
“普通茶树一亩名茶产量最多也就8公斤,而日本薮北茶一亩名茶产量可达10公斤。”4月4日,在群山环抱、竹林茂盛的龙池山自行车公园的广袤茶园里,宜兴御茶农林生态园园主张宝发得意地介绍着他的“精品力作”。通过引进培育日本薮北茶,并与阳羡茶有机结合,他成功打响了“御茶”这一品牌,目前茶叶销售价格和行情远远超过普通茶场。
茶产业是我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良种化工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广大茶农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快低产衰老茶园改造。面对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广大茶企也顺势而为,着力名特茶开发。盛道茶业打破传统的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模式,引进珍稀白茶、福鼎大白茶等名特优新品种,不仅培育出“盛道牌”这个全省知名的茶叶品牌,而且使得山旮旯里一个濒临倒闭的破旧茶场,“摇身”变成省级现代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成功引进了“金观音”“黄观音”等一批优质茶树品种,逐步开发具有宜兴特色的“阳羡青茶”,亩均产出达2万余元。目前,全市茶叶品牌中有机茶认证50余只,绿色食品认证近百只。
装备升级强身手
上月末,在张渚镇犊山村举办的一场茶叶机械技术培训班,吸引了周边40个茶场的近百名技术员参加。在培训现场,岭下茶场种茶大户蒋顺淮感慨地说,2012年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的茶园接上了物联网,一部手机就可掌握虫害信息,并作出专业的处置,茶叶亩均增产30%,所以今年的培训班他早早就赶来了。
近年来,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农对农机装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农机推广站每年定期在各镇举办的培训总是具有很高的人气,每次培训也都能为广大茶农送来新设备、新知识。随着茶叶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修剪机、采茶机等茶园机械的推广和应用,一批茶园轻松告别“人海战”,从过去小作坊式的手工劳动,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特别是修剪、加工机械化程度已达90%以上。部分新型茶叶加工机械还可根据叶形大小、叶质厚薄,科学进行调整,制作最佳的名优茶,从根本上改变手工操作成本高、不均衡、生产力水平低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全市的茶叶产量和质量。目前,全市茶叶机械拥有量达1万余台,茶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0%左右,茶叶初加工程序已全部实现机械化。
多路营销亮品牌
连日来,太华乾元茶场始终顾客盈门。在新茶上市之际,茶场“先声夺人”,重量不过500克的一罐乾红早春茶成功拍出6.8万元的高价,再度引起了各界的瞩目。两年前,太华乾元茶场邀请“中国营销策划第一人”叶茂中负责乾元红茶品牌营销,实施一系列宣传组合拳,茶场的品牌战略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现在的茶叶市场,品质和品牌愈发重要!”市茶叶协会会长许晴暖深有感触地说。今年,由于种种原因,春茶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此,很多茶场积极响应号召,降低茶叶包装成本,将资金用于品牌宣传和品质提升上,通过建网站,开微博微信,频繁参加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不断叫响阳羡茶的“金字招牌”。宜兴陶都岕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北京百年茶叶老店“吴裕泰”合作,成功把岕茶打入“吴裕泰”及其200多个延伸店。乾元茶场不仅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开设旗舰销售店,还聘请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在天猫和1号店开店吆喝阳羡茶,积极抢占互联网销售市场。目前,全市7.5万亩茶园年产茶6500吨,产值近3亿元,其中出口茶叶近1000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优质茶比例、茶叶出口量均居全省之首。我市不仅获得全省唯一“中国名茶之乡”称号,“阳羡茶”还成功获评最具有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