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导航
茶文化书刊
A.文化类
B.茶道茶艺
C.茶类
D.种植加工
E.茶具类
F.紫砂茗壶
G.名窑陶瓷
H.辞典类
I.养生保健
J.杂志小说
K.茶人类
L.茶馆类
M.营销管理
N.外文类
O.普洱壶艺
P.香学
Q.花典
R.其它
茶文化音像
CD类
VCD类
DVCD类
名人诗词书画
A.刘甲夫作品
B.吴庆生作品
C.其它名家作品
文化·品牌茶
A.铁观音
B.凤凰单丛
C.普洱茶
茶具用品
首页
感德真品
关于我们
产品信息
新品上市
会员优惠
特价商品
茶业新闻
茶业动态
往期动态
茶业逸事
缺货登记
当代名家
销售排行
茶人典誌
留言板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注册新用户
商品搜索
商品类型
所有类型
茶文化书刊
茶文化音像
名人诗词书画
文化·品牌茶
茶具用品
关键字
作 者
高级搜索
最新商品上市
茶书网:《茶乡纪事》
茶书网:《制茶学》(全国中...
茶书网:《滇红源》
茶书网:《茶文化简明教程》...
茶书网:《千载之遇:与茶走...
茶书网:《福建茶文化十讲》
茶书网:《吃茶一水间:增订...
茶书网:《非遗观茶:茶和天...
茶书网:《茶艺师:初级》(...
茶书网:《茶艺师基本技能:...
商品点击排行
茶书网:《茶树抗寒研究进展...
茶书网:《中国茶艺》(2D...
茶书网:《中国古陶瓷:英文...
茶书网:《紫砂壶全书》(修...
茶书网:《中国名茶图谱:乌...
茶书网:《茶艺概论》(书+...
茶书网:《轻松喝绿茶》
茶书网:《茶鉴:中国名茶品...
茶书网:《美人茶饮》
茶书网:《中国乌龙茶大观》
首页
>
往期动态
>
详细信息
安徽:现代机具 助力徽茶提香增色
日期:2014-04-12
作者: 来源:新农网
茶园管理 改造茶园,研发适用机械
4月5日,宣城市宣泾路旁,皖南茶叶总公司的茶园基地一眼望不到边。与很多茶园不同,这片茶园土地平整,茶树修剪得整齐划一。“这是经过改造的标准化茶园,各项田间管理都使用机械。”陪同采访的宣城市农机局副局长孙远杰介绍。
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种植效益。专家介绍,同样一片茶园,管理水平高的比低的可以增产50%以上。“但茶园管理也费神,而且劳动强度大。”孙远杰介绍,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留守的妇女和老人成为日常管理“主力军”,造成一些茶园管理荒废,产量和品质下降。
据了解,目前我省有茶园面积230万亩左右,其中很多是老旧园,种植不规范。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标准化改造,都必须大力推广使用现代化的茶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般一台修剪机每日可修剪5亩茶园,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效,且剪口较平滑,裂口桩明显少于手工修剪,有利于茶芽早发、多发。而由于机剪的茶树蓬面较人工修剪的平整,又为推行机械化采茶奠定了基础。
“当前,包括耕作、除草、施肥、植保、灌溉、茶树修剪等环节均可以实现机械化。”省农机局副局长江洪银介绍,其中树木修剪机、杀虫灯、机动喷雾喷粉机在我省使用比较多。但整体上看,茶园管理还是主要依靠人工,茶机推广并不顺畅。
“这一方面是山区茶园受地理条件、茶树种类、原有种植方式等方面限制,不利于茶机使用。”江洪银说。另一方面,茶园管理机械属特色农业机械,种类多,需要根据特殊需要研发改进,以适应特殊环境作业需求,目前各类管理机械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
“为推广管理机械的使用,我省将逐步建立示范区,以示范促推广。”江洪银表示。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开展合作社+茶农或生产企业+茶农合作模式,实行茶园托管或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管理,为机械使用创造条件。
针对茶园管理需要,我省已引进大型茶机企业落户黄山市徽州区农机工业园,可以年产各类机具5万台。在歙县,刚刚成立的黄山起之龙机械制造公司也已经投产。“农机部门将引导企业与茶叶企业对接,按需设计,生产更适用的管理机械。”江洪银说。
鲜叶采摘 发展夏秋茶,突破名优茶
4月5日傍晚,车行歙县,穿过的每个乡镇,道路两旁都有三三两两卖鲜叶的茶农,望去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全部是手工采,一天只能采3斤左右,太辛苦。”停车攀谈中,一位茶农告诉记者。
清明前后,正是采茶高峰期。“过去这时候满山都是采茶姑娘,是一道风景。”黄山市农机局局长毕灶明说。如今,这却成了小到个体茶农,大到龙头企业的心病。
黄山谢裕大茶叶公司位于黄山市徽州区的生产线,已实现茶叶加工的全程自动化,但作为原料的鲜叶,却依然需要从千家万户采购,它绝大部分由人工采摘。
“为了扩大生产,公司正规划一个标准化茶园基地。但采摘问题不解决不敢轻易建设。”谢裕大负责茶叶加工的谢瑜经理告诉记者,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采茶工越来越难找,也越来越贵。据了解,今春一个采茶工一天工资在150元左右。
同样,在位于宣城的安徽敬亭绿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兴龙告诉记者,当前茶产业发展遭遇的最大拦路虎就是采茶环节,劳动力的不足让发展采茶机械成为当务之急。
去年,金寨县为加大夏秋茶开发力度,引进推广了350台机械化采茶机。据油坊店乡面冲村茶厂负责人介绍,过去手工采茶夏秋茶,1个人一天只能采摘60斤左右鲜叶,而一台采茶机一天可采1000多斤,有效解决采茶“用工荒”问题。
然而,相比管理和加工,机械采茶的难度大得多。就名优绿茶而言,目前并没有经济适用的采摘机械,其应用主要在夏秋茶生产领域。安徽农业大学李尚庆教授专门研究茶叶机械,是国家茶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他告诉记者,夏秋茶属中低档茶,目前农机设备可以满足。而绿茶必须采芽,目前机械做不到。这导致在以生产春茶为主的我省,采茶设备难以推广。
此外,机械采茶对茶园的品质要求也高,需要品种好,长势统一,规划合理能让机械进入。目前我省大部分茶园难以满足。这不但导致很多茶叶无法及时采摘,造成浪费,也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
“推广采茶设备,首先要在夏秋茶上加大应用。”李尚庆建议,茶叶主产区要摒弃不产夏秋茶的习惯,以机械化壮大夏秋茶产业发展。同时要大力推进茶园的标准化改造,优化品种,改良茶园基础条件,为采茶设备使用创造条件。
“科研单位要与龙头企业合作,从建设标准化茶园开始,合作研发适宜名优春茶使用的采摘机械。”江洪银指出,克服采茶环节难题,才能打开茶产业做强的瓶颈。
茶叶加工 流水线方兴未艾,亟待研发节能设备
4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谢裕大茶叶公司的加工厂。高大的厂房内,一条长达几十米的茶叶生产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人们把新鲜的茶叶从流水线一端入口倒入,中间的杀青、理条、揉捻、解块、烘干,到分装等所有工序,都由电脑控制完成。
“2006年以前都是手工制茶,一天只能处理1500公斤左右的鲜叶,需要100多工人。”谢瑜介绍,如今该厂的黄山毛峰生产线茶叶生产加工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每个生产线只需要两名工人,每小时鲜叶处理量为600公斤。
谢瑜介绍,相比管理和采摘,我省茶叶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程度最高。江洪银介绍,目前黄山市茶叶加工企业拥有大中小型茶叶生产流水线80台套。截至2012年底,全省山区茶叶加工机械保有量达18.28万台,山区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达到27.16%。
在宣城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告诉记者,2010年前后茶叶加工机械需求出现井喷,现在稍微上规模的厂家,都已经使用流水线加工茶叶。
机械加工除了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稳定品质,这对商品化生产至关重要。“一方面茶叶生产过程中不落地,不需要人手接触茶叶,卫生,同时也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另一方面每批次的茶叶品质是稳定的,不像人工生产起伏大。”孙远杰告诉记者。
在李尚庆看来,在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推广应用的同时,当前需要加快茶机的升级换代。“目前大多数茶机科技含量都比较低,只是简单替代人工劳动。”李尚庆说,要优化茶机工艺,特别是要研发节能环保的加工机械。
李尚庆告诉记者,当前大部分茶机都是高耗能,要么用木材,要么使用电。使用木材会带来环保问题。而一条加工流水线的电力负荷非常高,却往往只在春季使用两三个月,与当地电力设施建设规划产生矛盾,这些都是当前茶机研发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江洪银介绍,近期我省已启动山区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预计到2015年底,全省山区建设完成4-6个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到2020年底,全省山区建设完成20个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通过实施该工程,将带动项目区全面实现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清洁化、集成化,提升我省茶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茶产业。”江洪银说。
近日,黄山市徽州区的谢裕大厂房里,绿茶鲜叶从流水线前端加入,2个多小时后,在流水线的另一端,4斤鲜叶变成1斤成品茶。
合作伙伴
A.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B.企业法治网
C.茶书网淘宝店
D.燕京人物网
茶叶新资源
伊乐导航网
茅岩莓茶
中国茶叶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