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11159
现代农业常因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对营养、农村就业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与自然文化的脱节而备受诟病。尽管现代农业飞速发展,仍有许多小规模传统农业系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人类提供着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同时在气候变化的时代保障着粮食安全。本书科学、客观地评估了这些农业系统,基于其对今世后代的价值,对此类被遗忘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进行了独一无二的汇编。本书是对帕尔维兹·库哈弗坎(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米格尔·A 阿尔蒂埃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生态学教授)Forgotten Agricultural Heritage-Reconnecting food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中译本。本书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今世后代的价值,阐明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遗产概念、世界遗产公约之间的关联,展示了以家庭农场、本土传统知识和农业生态原则为基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维持农业生物多样性及环境适应力,同时维系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此外,本书还对世界各地约50个已被认定和有待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例进行了专题描述和评估,包括中国的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亚洲的山地梯田系统、拉丁美洲的咖啡农林复合系统、伊朗和印度的灌溉系统和土地与水资源管理系统、东非的畜牧系统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的农林牧复合系统。最后,本书提出了政策与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期望通过传承和改善这些农业系统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助力。本书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独一无二的梳理和介绍,将对有志于促进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目录
序
前言一
前言二
自序
第一章 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二章 农业文化遗产与可持续的粮食系统
第三章 保护我们的遗产
第四章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概念与倡议
第五章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动态保护
第六章 经验、教训与影响
第七章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就在我们身边:遗产胜地和遗产系统
第八章 最终反思与关键启示
缩略语
致谢
译者后记
帕尔维兹·库哈弗坎: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意大利,罗马)高级荣誉研究员。他已于2012年退休,卸任前曾担任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水土司司长。在任期间,库哈弗坎博士构思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这一概念并主导了GIAHS伙伴关系倡议。
米格尔·A·阿尔蒂埃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农业生态学教授。
卢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农史》常务副主编等职。长期从事农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农业农村部软科学、江苏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多项。
胡苑艳,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科学技术史专业在职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话语分析、英汉翻译、系统功能语言学。江苏省语言学会成员、江苏省翻译学会成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遗产研究室成员,多次作为申遗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