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吃酒喝茶看花去:像古人一样美好生活》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吃酒喝茶看花去:像古人一样美好生活》 的简介:
编号:GDZPS12181
58位名家,近百篇佳作,寥寥数语,字字玑珠;将古代人的生活品味、恬淡适宜的心境和安身立命的人生哲理,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放在案头枕边,闲暇时品读两句,总能抚平心绪,收获物外之趣和为人处事的智慧。从古籍发掘新知,体味古人的美好生活,对古代生活美学的梳理,提供了一种“慢生活”的参照,重拾古人对自然的敏感、对细节的珍视,顺应自然时序,在节气流转中体悟生活之美。看上去很美,读来更是惊艳,取自齐白石、八大山人、石涛、恽寿平、徐悲鸿、陈师曾、潘天寿等绘画大师的上百幅古画元素,充分还原书中优美意境。余世存——“读过这本书的人对美好生活会有新的理解”。
现代人整日忙忙碌碌、被琐事裹挟,总觉得身 心俱疲,无暇品味生活之美。相比之下,古代人慢 吞吞的日常,却有滋有味、令人神往。 这是一本小品文精选集,也是一部古人生活的 小百科全书。近百篇短小隽永的清雅文字,勾勒出 古人摇曳多姿的日常生活与心灵世界:有节气节庆 之时的风土人情,有吟诗赋词的快意人生,有饮酒 看花的逸致闲情,也有风流传奇的士人故事…… 世事变迁,纵然生活的形态天翻地覆,心灵的 渴求却并未改变。曾经打动古人的一朵花、慰藉古 人的一盏茶,其实与今人并无不同,只是我们太讲 求实利、太过匆忙。希望这本书,能带我们贴近古 人朴素而敏感的心灵,唤醒我们对日常之美的感知 、对生活单纯的热爱。
目录
第一章 时节须知:昔年风物似今朝
元 日 ◎ 宗懔 南朝梁文学家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 3
簪 花 ◎ 邵伯温 北宋文学家
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 / 6
花朝节 ◎ 吴自牧 南宋文人
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 10
野 游 ◎ 许友 清代画家
无主无客,亦饱亦醉,尽日而归 / 14
谷雨三朝看牡丹 ◎ 顾禄 清代文学家
士女游观,远近踵至 / 16
金凤染甲 ◎ 周密 南宋词人、文学家
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 / 19
走月亮 ◎ 袁景澜 清代文学家
中秋夕,妇女盛装出游 / 22
御宴菜单 ◎ 陆游 南宋诗人
莲花肉油饼、铁板烧配菜盒子 / 25
山家三脆 ◎ 林洪 南宋文人、美食家
人间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 / 28
香 茗 ◎ 文震亨 明代书画家
青衣红袖,密语谈私,可以助情热意 / 31
扬州茶肆 ◎ 李斗 清代戏曲家
吾乡茶肆,甲于天下 / 34
蟹 会 ◎ 张岱 明代文学家
煮蟹食之,人六只。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 37
记儿时诸事 ◎ 史震林 清代文学家
事有小而不忘 / 40
油炸鬼 ◎ 刘廷玑 清代诗人
一见河北风味不觉狂喜,不能自持 / 45
时节须知 ◎ 袁枚 清代诗人、散文家
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 / 48
儿童玩好 ◎ 富察敦崇 清代文学家
儿童玩好亦有关于时令 / 51
第二章 乘兴而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57
雪夜访戴 ◎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61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 李白 唐代诗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64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北宋文学家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67
龙井题名记 ◎ 秦观 北宋词人
龙井有辨才法师 / 70
观 潮 ◎ 周密 南宋词人、文学家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73
言 志 ◎ 张大复 明代戏曲家
净煮雨水,野香乱飞 / 77
断 桥 ◎ 张京元 明代学者
西湖之胜在近,人人可游,时时可游 / 80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明代文学家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83
游 江 ◎ 郑燮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昨游江上,心窃乐之 / 86
第三章 晴窗书事:闭户读书,随处净土
试 笔 ◎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
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 91
三 上 ◎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 / 94
山静日长 ◎ 罗大经 南宋学者
牛背笛声,两两归来,而月印前溪矣 / 97
读书之乐 ◎ 谢肇淛 明代文学家
拥寒灯读书,时闻纸窗外芭蕉淅沥作声 / 100
好书者三病 ◎ 谢肇淛 明代文学家
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 103
与梅律之 ◎ 徐芳 明代文学家
闭户读书,随处净土 / 106
晴窗书事 ◎ 龚鼎孳 清代文学家
今午风日稍霁,取架上书一卷,伏几读之 / 109
竹 石 ◎ 郑燮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 / 112
书后又一纸 ◎ 郑燮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 / 115
诗 书 ◎ 黄图珌 清代文学家、戏曲家
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 / 118
第四章 见字如面:怀想亲爱,寤寐无忘
又报秦嘉书 ◎ 徐淑 东汉女诗人
操琴咏诗,思心成结 / 123
与朝歌令吴质书 ◎ 曹丕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 126
又与杨彦明书 ◎ 陆云 西晋文学家
怀想亲爱,寤寐无忘 / 12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
春山可望,倘能从我游乎 / 132
寒食帖 ◎ 颜真卿 唐代书法家
得且住,为佳耳 / 135
与范子丰书 ◎ 苏轼 北宋文学家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 138
与友人书 ◎ 倪瓒 元代书画家、诗人
今日得雨,必是苗芽怒长,更佳也 / 141
与蔡坦如居士 ◎ 莲池 明代僧人
读书、当家、求子,皆人世间正事,但要不为所累 / 144
乞梅茶帖 ◎ 张大复 明代戏曲家
此二事兄必许我,不令寂寞也 / 147
与范大 ◎ 宋懋澄 明代文学家
或会古今得失,一顿足而已 / 150
与陈眉公 ◎ 钟惺 明代文学家
朋友相见,极是难事 / 153
寄钱牧斋书 ◎ 柳如是 明代女诗人
此中情事,十年如一日 / 156
与故人 ◎ 毛奇龄 清代学者、文学家
吾遍游南北,似无如吾土之美者 / 161
与季昭霁潭两弟 ◎ 孔尚任 清代戏曲家
所谓地北天南,同一相思也 / 164
夜谕纪鸿 ◎ 曾国藩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 167
第五章 风流人物: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 东晋诗人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173
毕卓盗酒 ◎ 何法盛 南朝宋历史学家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 176
刘伶醉酒 ◎ 房玄龄 唐代政治家
死便埋我 / 179
五斗先生传 ◎ 王绩 唐代诗人
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取醉 / 182
老饕赋 ◎ 苏轼 北宋文学家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 185
《酒颠》小序 ◎ 陈继儒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俗人治生,道人学死 / 188
《期山草》小引 ◎ 谭元春 明代文学家
妇人才智不足论,当以色为主。此语浅甚 / 191
柳敬亭说书 ◎ 张岱 明代文学家
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 / 194
董小宛嗜茶 ◎ 冒襄 明代文学家
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炊涤 / 198
卖花老人传 ◎ 宗元鼎 清代文学家
袖中出杜鹃花一枝,红芬可爱 / 201
秋灯琐忆 ◎ 蒋坦 清代诗人
人生百年,梦寐居半 / 205
第六章 奇语妙谈: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卿卿我我 ◎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 211
别易会难 ◎ 颜之推 北齐文学家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 214
禁屠令 ◎ 韩琬 唐代史学家
大解事豺 / 217
榜下择婿 ◎ 彭乘 北宋文学家
试与妻子商量看,如何 / 220
傍林鲜 ◎ 林洪 南宋文人、美食家
不觉喷饭满案 / 223
见冢不敢不乐 ◎ 江盈科 明代诗人
目中日日见此辈,乃使人不敢不乐 / 226
《夜航船》序 ◎ 张岱 明代文学家
且待小僧伸伸脚 / 229
不亦快哉 ◎ 金圣叹 清代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冬夜饮酒,雪大如手,不亦快哉 / 232
小港渡者 ◎ 周容 清代文学家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 235
钱塘苏小是乡亲 ◎ 袁枚 清代诗人、散文家
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 / 238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 ,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88]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著有《剑南诗稿》传世。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陶允嘉家养病,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崇道称为“今之江淹”,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观点;于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悠游自在,创作了许多诗文;于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后,避兵灾于剡中,于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向死而生;后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世长辞,享年约九十三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