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进入本书导读:https://mp.weixin.qq.com/s/bgN-G9RcDciBRU4NcZ07Lg
编号:GDZPS8034
我与香和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如果说那是沁到骨子里的深情,一点也不为过。不知为什么,就是喜欢香雾缭绕、茶香扑面的那种感觉。我会在燃 香品茶的氛围中放下所有的浮躁,心静如水。身体仿佛脱离了这喧嚣的尘世,如 同置身在可以倾心对谈的真我空间,整个人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享受只有香和茶 才可营造的愉悦、轻松的美妙氛围中。
香和茶不仅是上天赐给我们人类日常享用的最好礼物,它们本身也是不可 分开的天然组合。无论从我们祖先留下的气血循环、筋骨疏通的中医理论,还是 扩展到自然科学的万事万物的相融、相伴、相生,其实,归根结底离不开阴阳和 谐。就如同生物界分雌与雄,宇宙有白和昼。简单知道这些,就会明白香和茶搭 配得当既能很好地调理身心,也能起到养生及品味生活的作用。我写此书的目 的是想把香和茶合起来,无论是燃香品茶,还是香和茶相融合一,都是我的潜心 研究,大胆尝试的心得体会。
当然,每一种单品香或“和香”,每一类茶的“气”和“味”,都有上千年来品 闻者给出的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我也体验到,同时也有我个人一些特别的感 受,想分享给大家。
《黄帝内经》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明代著名中医缪希雍 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单就香和茶来讲,一个是点燃,一个是用水冲 泡,其实本身都含有气和味。但在实际应用中,香主气,茶主味。古人自从识香知茶就把它们巧妙结合。按其各自的属性,气味搭配得当,才能“啜茗知味益在身 心,焚香增韵意在神游;茶与水交融出真味,香与火互燃吐真香”。此书贯穿的除 了不同香、茶的属性,更 重要的是 燃什么香,品什么茶,再就是 什么香可以 搭配 哪种茶。
香有几千种,茶分六大类。无论生长在高山丛林、峡谷和沙漠,上天让它们 来到世间都有不一样的使命。香的缥缈让我们神往,茶的芬芳使我们舒畅,也由 此形成了色彩缤纷的香、茶世界。当您更多地了解了哪种香的功能,哪类茶的作 用,它们搭配一起竟然还会更奇妙时,自然对我们祖先产生由衷的敬佩,并为一 代代相传而欣慰。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成型的、完备的香、茶文化体系。几千年前 的中国人就知道了单品香,懂得了“和香”。关键是,我们祖先很早就明白燃香时 配上茶,效果会更佳,也很自然地把香和茶搭配在一起。因为茶味和香气能相互 映衬,茶香回味,气以明心。确实,只有香、茶相伴才可迎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淡 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超然境界。
现如今的人们何尝不渴望拥有一份超脱的雅静呢!中华文明五千年,香火 不断,茶香相伴。燃香品茶,不但可以给我们一个尘世难觅的“世外桃源”,更主 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健康、文雅生活的提倡。
当然,书中的感受及体验来自我个人,难免会有一些偏差或不当,我只是想 把这些分享给大家。
借此书与喜香爱茶的朋友一同分享“燃香品茶”的体验。
目录
第一章 香和茶的孪生情缘
第一节 神农时代的美丽传说
香的传说
茶的传说
第二节 香和茶是岁月的标签
中国香、茶史——神农后裔的符号
香、茶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知香识茶
第一节 茶的分类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黑茶
红茶
普洱和花茶
第二节 香的分类
香的定义
跳动的音符 —— 单品香
和香 —— 迷人的旋律
第三章 细品茗茶香伴燃:燃香品茶
第一节 单品香与茶搭配
檀香
沉香
柏香
降真香
第二节 和香与茶搭配
认识和香
和香和 香方
第四章 茶香沁心:香、茶合一
第一节 香、茶文化的发展
红袖添香伴茶席
—— 生活中的香和茶
敬香献茶
—— 宗教祭祀中的香和茶
第二节 香、茶合一
香料入茶,互补其性
沉香茶 —— 味蕾新享受
花香、果香型的茶
—— 美味又浪漫
民间流传茶香方
第五章 生命初始的交融
第一节 香与茶相伴、相融
香与茶相伴、相融从种植开始
气味相投
—— 香和茶的养生功能
第二节 “清凉一夏”养生三方
清风凉凉:诸城绿茶配清远香
庭院飘香:白鸡冠配庭院香
荔茶舒爽
陈如斯,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 高级评茶员,国家高级香道 师,高级讲师,国家香道师 培训教材专家委员会编委,海南沉香协会理事,暨南大 学特聘指导教师,美国香文化协会特聘高级讲师,美国茶文化学院特聘茶叶审评师, 北京普悦国艺高级茶道、香道讲师。 在2018年召开的国际香文化交流会上代表中方讲解 传统中华香道。受美国最大华语电台邀请,访谈中国香文化。为多所高等院校、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香与茶文化讲座和传统文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