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龙泉东区窑址发掘报告》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龙泉东区窑址发掘报告》 的简介:
编号:GDZPS8057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青瓷系统,从宋代到明代,持续盛烧数百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今龙泉窑市东郊至云河县境内的紧水滩水库淹没区——龙泉东区山头窑、大白岸以及源口诸窑址群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重要的窑炉、作坊遗址以及瓷器标本。本书详细介绍了龙泉东区窑场的青瓷生产情况、历史分期和产品特征,从而让学术界对龙泉窑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目录
插图目录
图版目录
彩版目录
绪论
一、龙泉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二、龙泉窑瓷业考古历程简述
三、紧水滩工程考古始末
四、发掘经过和工作概况
第一章 紧水滩库区窑址调查
第二章 山头窑窑址群
第一节 上段山窑址(BY13)
一、窑炉遗迹
(一)窑炉地层
(二)窑炉结构
二、堆积与产品
(一)BY13T1
(二)BY13T2
第二节 对门山窑址(BY15)
一、窑炉遗迹
(一)窑炉地层
(二)窑炉结构
二、堆积与产品
三、工场遗迹
(一)地层与遗物
(二)各类遗迹
(三)遗迹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节 山头窑窑区的产品类型与年代
一、产品类型
(一)碗类产品
(二)盘类产品
(三)钵类产品
(四)杯类产品
(五)盏类产品
(六)罐类产品
(七)其他类产品
(八)带文字产品
(九)工具和窑具
二、产品分期与年代
(一)分期
(二)年代
第三章 大白岸窑址群
第一节 金钟湾窑址(BY22)
一、窑炉遗迹
(一)窑炉地层
(二)窑炉结构
二、堆积与产品
第二节 碗圾山窑址(BY24)
一、窑炉遗迹
(一)各窑炉内的采集品
(二)窑炉结构
(三)各窑的早晚关系
……
第四章 源口窑址群
第五章 各窑产品的分期与年代
彩版
后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前身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组,1962年与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合署办公。历任所长为杨晨钟、王士伦、刘军、曹锦炎、李小宁。现任所长刘斌。截至2012年,在编人员58人(专业技术人员54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37人。4名专业人员入选了“151”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1名入选了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专家)。本所主要承担浙江省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负责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任务。在配合基本建设的前提下,坚持以科研为主,紧紧围绕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瓷窑址考古、吴越文化研究等优势课题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方面,其成绩更为学术界所瞩目。先后开展了余姚河姆渡遗址,余杭反山墓地、瑶山祭坛、汇观山祭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湖州钱山漾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嘉兴马家浜遗址、南河浜遗址,遂昌好川墓地,萧山跨湖桥遗址,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坡塘306号墓,长兴便山土墩墓群,杭州雷峰塔遗址,以及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的重要考古发掘。其中多项发掘工作被评为各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或获得国家文物局的田野考古奖。特别是“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南宋龙泉窑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更获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殊荣。此外,在地上文物的保护和古建筑的维修设计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湖州飞英塔、武义延福寺、海宁海神庙、绍兴古纤道、杭州胡雪岩故居的维修工程设计,以及苍南蒲壮所城、良渚遗址群六处展示点的保护规划设计等,均获得专家好评。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