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文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文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 的简介:
编号:GDZPS8060
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现和研究良渚文化至今已近70年了,在诸多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良渚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硕果累累。仅在良渚文化中心地带——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周围就发现遗址100多处,有聚落、墓葬,也有具有中心地位的大型人工堆筑土台,出土精美玉器、石器、陶器等数以万计。专家学者根据这一系列考古资料,对良渚文化在文化类型的分型分区、社会性质、聚落形态、社会结构、农业生产、埋葬制度、礼仪祭坛的建制、玉琮玉璧的形制和含义、玉器纹饰、陶器刻划符号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内容详实的考古报告,为更全面的揭露良渚文化的面貌和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文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内容包括:文家山地层堆积、文家山良渚文化墓地、文家山其他良渚文化遗迹与遗物等。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第二节 发掘和整理
第二章 文家山地层堆积
第三章 文家山良渚文化墓地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墓葬资料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6
M17
M18
第三节 出土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一 陶器
二 石器
三 玉器
第四节 分期年代与墓地布局
一 分期
二 年代
三 墓地布局
第四章 文家山其他良渚文化遗迹与遗物
第一节 遗迹
一 H1
二 G1
三 F1
四 土台
第二节 遗物
一 陶器
二 石器
三 玉器
第五章 相关认识
一 良渚文化墓地
二 良渚晚期的侧扁鼎足
三 石钻芯所反映的相关信息
四 南瓜黄玉器的质地
五 锥形饰的出土部位和功能
第六章 仲家山良渚文化遗址
第一节 地层堆积
第二节 墓葬
第三节 地层遗物
一 陶器
二 石器
第四节 讨论
附录一 文家山、仲家山出土石器鉴定
附录二 良渚“南瓜黄”古玉器的玉料鉴定与玉石类型
附录三 文家山历史时期的墓葬与遗物
后记
英文提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前身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组,1962年与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合署办公。历任所长为杨晨钟、王士伦、刘军、曹锦炎、李小宁。现任所长刘斌。截至2012年,在编人员58人(专业技术人员54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37人。4名专业人员入选了“151”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1名入选了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专家)。本所主要承担浙江省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负责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任务。在配合基本建设的前提下,坚持以科研为主,紧紧围绕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瓷窑址考古、吴越文化研究等优势课题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方面,其成绩更为学术界所瞩目。先后开展了余姚河姆渡遗址,余杭反山墓地、瑶山祭坛、汇观山祭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湖州钱山漾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嘉兴马家浜遗址、南河浜遗址,遂昌好川墓地,萧山跨湖桥遗址,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坡塘306号墓,长兴便山土墩墓群,杭州雷峰塔遗址,以及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的重要考古发掘。其中多项发掘工作被评为各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或获得国家文物局的田野考古奖。特别是“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南宋龙泉窑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更获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殊荣。此外,在地上文物的保护和古建筑的维修设计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湖州飞英塔、武义延福寺、海宁海神庙、绍兴古纤道、杭州胡雪岩故居的维修工程设计,以及苍南蒲壮所城、良渚遗址群六处展示点的保护规划设计等,均获得专家好评。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