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8025
泥有生命,有呼吸。对于中华儿女来说,黏土已不仅仅是脚下孕育我们成长的大地,更是与我们交织共生的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人文精神标志。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有女娲抟土造人;在文明历史的源头中,我们曾以茶米为食,竹陶为用,林泉为居;在西方现代的“大地伦理学”中,泥土是生命的起源,又是生命的归宿。中国禅宗语:尘归尘,土归土,终将融为一体。
我们知道,儿童玩泥巴并不等同于儿童陶艺,基础的造型能力是儿童陶艺创作的前提,技法技能的学习是为了*好地进行陶艺创作,两者相辅相成。儿童陶艺教学将如德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所说:“……把精力放在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而不是放在用这种形式去创造,其结果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自由空间被限制以及主体性逐渐丧失。”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指引,尽可能留住儿童创作中独特的原始个性。
《少儿陶艺教学200课》作者黄华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长期实践的一线教师,针对陶艺启蒙阶段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书中呈现的案例画面丰富,步骤简明实用,指导中注重发散思维,鼓励儿童进行充分想象。作为**本详尽的儿童陶艺案例用书,它对于青少年儿童陶艺教学的贡献,不容忽视。谨此向教育一线的实践老师们致敬!
这是一本详尽的儿童陶艺教学案例用书,作者为一名长期实践的一线教师,针对陶艺启蒙阶段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书中呈现的案例画面丰富,步骤简明实用,指导中注重发散思维,鼓励儿童进行充分想象。
这是一本详尽的儿童陶艺案例用书,案例画面丰富,步骤简明实用,指导中注重发散思维,鼓励儿童进行充分想象。它对于青少年儿童陶艺教学的贡献,不容忽视。
本书是近作者于20年陶艺教学实践的积淀。它筹划于2010年,历时5年完成。书中所有图片都取自作者教学实践,并由他亲自拍摄。
目录
序 001
陶艺概述 004
陶艺制作工具与设备 006
陶艺制作材料 008
陶艺成型方法 010
陶艺装饰技法 020
第一章 平面造型
1 小 树 026
2 圆形图案 027
3 窗 户 028
4 仙人掌 029
5 向日葵 030
6 夸张的脸 031
7 小老虎 032
8 小 鸟 033
9 相 框 034
10 奶 牛 035
11 小 鱼 036
12 蝴 蝶 037
13 盆 花 038
14 菊 花 040
15 狮 子 041
16 小闹钟 042
17 美丽的花 043
18 瓢 虫 044
19 城 堡 046
20 汽 车 047
21 鼎 048
22 斑 马 049
23 瓦 当 050
24 面具挂饰 051
25 浮雕花瓶 052
26 自行车 053
27 玩具枪 054
28 镂空的小动物 055
黄华高,中学高级教师,美术本科,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专职陶艺教师,从事儿童陶艺教学近二十年,“寓教于乐、创新求变”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数度荣获“浙江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个人泥塑作品《听爷爷讲过去的事》获浙江省校外教育综艺大赛工艺组金奖,作品《萌鹿》被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紫砂作品《壶之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展出,相关陶艺论文发表十余篇,曾出版《陶艺·泥塑》一书。